小初高语文
初二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人教版
初中记叙文阅读基本常识、题型及解答方法(附练习)
初中记叙文阅读题考点及答题技巧
初中写作指导
初中新生如何写好作文开头
初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
必背古诗
话题作文拟题
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
实用学习法:五要、五先、五会、五心、六到
语文六篇常考古文重点
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
中考古诗文背诵50篇情景式默写整理
中考语文作文快速提分秘籍
中学生必背古诗词89首
中学生议论文好段作文素材积累
中学语文五大语法讲解
作文的构思法
作文开篇二十招
作文开头结尾
作文训练指导:精彩标题欣赏
初中1-6册文言文通假字大全
初中病句知识点:考点梳理
初中病句知识点:中学语文学习中常见的语病
初中名言名句知识点:初中语文必背名句汇总
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名句
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
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:文体知识总结
完整版标点符号用法
本文档使用MrDoc发布
-
+
首页
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
中考古诗词赏析试题集锦 (乙)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 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 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 1.这两首送别诗中,甲诗《送元二使安西》中作者表达了 的感情,乙诗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中作者抒发了 。 离别难舍 旷达宽慰之怀 2.甲诗的送别地点是 ,乙诗的送别地点是 ,两诗的共同点是 渭城 长安(答“城阙”亦可)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,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。 3.品味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两句诗,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。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,缩短距离。 4.感悟诗人的情怀:说说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。 1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、低沉的情调,表现出开朗、乐观、豪放的情怀。 25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考题集锦 1、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? 答: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。 2、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: 一是实写自然环境,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 并 渲染了特定的氛围、气氛; 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(悲凉、悲哀、凄凉)的心境,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(关心人民疾苦)的伟大胸襟蓄势。 3、怎样理解“长夜沾湿何由彻”这句话? 答: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,只希望能早点天亮,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。 4、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,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,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?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。 5、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,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、博大的胸襟,如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这样的诗句,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 2 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,依然不忘忧国忧民,情真意切,感人至深。 6、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,请你用现代观念,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。 答: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。他虽遭不幸,但还忧国忧民,为民呼喊,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;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,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 7、就主题思想而言,读了这首诗歌后,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?请任意举出一例:(古今的例子均可) 答:如: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。 ②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名言。 26、《无题》中考题集锦 1、请你从内容、情感、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,任选 一个角度对诗句“春蚕到死丝 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进行品析。 内容、情感: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 的深情(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)。 语言、写法: 从比喻、对偶、(谐音)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 3 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;如扣住“到”或“成”、 “方”或“始”中某 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。 2、诗人起笔不落俗套,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 。 别离时的痛苦。 3、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之情。 凄凉 4、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,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,以表达情感的执著深切。这句诗是: , 。这个字是 ,以 谐 ,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。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丝;丝、思 6、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,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。 答: 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。 7、李商隐写了不少“无题”诗,以“无题”为题等于没有题目,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?请写下你拟的诗题。 相思(思念、愁思、离情、别思、伤等) 4 27、《相见欢》中考题集锦 1、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,时间是 ,季节是 。 西楼;夜晚;秋季。 2.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,“ ”一句是写仰视之景;“ ”一句是写俯视之景。 月如钩;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。 3.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,借以表达他的 。其感情基调可用 来概括。 愁苦之情;“愁”字 4.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是以麻丝比喻愁思。这样写有什么妙出?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? (1)妙处: (2)新意: 用“丝”写“思”的谐音,形象地把“离愁”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,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。内心的烦乱(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)。 5.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”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 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。 5
星火启智编程
March 16, 2021, 2:19 p.m.
分享文档
收藏文档
上一篇
下一篇
微信扫一扫
复制链接
手机扫一扫进行分享
复制链接
微信
支付宝
QQ支付
PayPal
项目源码
下载Markdown文件
分享
链接
类型
密码
更新密码